• 项目
首页>>文章列表
文章列表

布局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吉利卫星智能AIT中心落地台州,年内发射两颗低轨卫星

3月3日,由吉利科技集团打造的全国首个民企卫星智能AIT中心落户浙江台州。


按照规划,该中心将建设卫星研发中心、部组件智造中心、测控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设施。并借鉴汽车行业的总装工艺,打造模块化、柔性化、智能化制造工厂,可以灵活满足不同型号规格的卫星总装与测试。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吉利作为一家造车企业要研发并发射卫星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针对“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布局。并于当年战略投资了一家航天科技公司——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时空道宇),成为了首家自主研发低轨卫星的汽车企业。


目前,由时空道宇自主设计完成的首发两颗低轨卫星目前已通过各项鉴定试验与测试,预计将于2020年内完成发射。完成全球首个低轨导航增强卫星系统的商用验证。此商用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应用段所有技术全自主可控。由此,吉利布局未来大出行版图也更为清晰。通过卫星通信网络、卫星数据应用、高精时空服务等领域,逐步实现向未来出行科技集团转型。


(选填)图片描述

天眼查数据显示,时空道宇成立于2018年11月20日,注册资本5亿元,主营业务中包括了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卫星通信系统、光电技术、机电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股权穿透后,该公司显示为由吉利科技集团控股。


褪去传统汽车制造的角色,从收购美国飞行公司Terrafugia(太力飞行汽车)开始,吉利就已经显露出不断探寻地面出行到低空出行路径的意图。此次由其打造的卫星智能AIT中心正式落地,意味吉利在整个大出行生态布局已经接近实现闭环。


据了解,今年内将发射的低轨卫星可以为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这也就意味着,在无人驾驶关键技术领域吉利汽车实现自主解决方案。据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50%的汽车实现无人驾驶,全球无人驾驶4/5级的汽车也将达到8000万辆左右。



据了解,针对未来大出行领域,吉利接下来还将参与建设全国第一条支持智能驾驶,无人管理的智慧高速公路——杭绍甬智慧高速。此外,下一代交通工具的空中出行也正在布局之中。


据了解,该卫星项目将对吉利生态合作伙伴开放。对此,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巨大创新机遇,吉利控股主动迎接变革,以创新引领发展,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新优势,与全球伙伴联合,通过协同和分享占领技术制高点,推动出行领域变革,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

2019年Q4京东收入超预期,疫情将影响一季度营收

北京时间3月2日晚,京东集团发布了一份超过市场预期的2019年Q4财报,活跃用户的增速为本季财报最大亮点。在疫情走向仍不明确的背景下,京东管理层预计2020年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速为10%以上,这是去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速(20.9%)的一半。


收入超预期 用户数环比大增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的净收入为17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6%,超出公司指引1630-1680亿人民币的区间上限,以及市场预期均值1670亿。其中,净服务收入为2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6%。


从全年来看,2019年京东集团净收入为5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其中净服务收入为6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


盈利方面,2019年第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6亿元人民币,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8亿元人民币。


京东的净服务收入来自两大部分,分别是平台及广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2019年全年,净服务收入在净收入中的占比为11.5%,这一数据较2018年(占比为10%)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在电商行业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物流和其他服务(主要是技术)收入是京东寄予期望的新增长引擎,其毛利率也较自营电商业务更高。2019年,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快速增长,在净服务收入中的的占比也从2017年、2018年的16.8%、27%增长至2019年的35.5%。


在本季度财报中,年度活跃用户数的增长是亮点。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的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增至3.62亿,较三季度末新增2760万,环比增长8.3%,增速相较于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的1.7%、3.5%和4.1%,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新增用户中有超过七成是来自三至六线城市,这意味着,京东过去一年在下沉市场的战略在挖掘用户增量上取得了成效。京东的下沉市场战略分为线下和线上两部分,在线下密集铺设网点,在线上则主要分为京东主站下沉和京喜接入微信一级入口。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以京喜为代表的社交电商对于京东的价值有三个方面,除了在低线市场挖掘用户增量外,也能够帮助京东主站拓展长尾、更具性价比的供应链。这也意味着京东零售业务需要建立一套与以前销地供应链不同的产地供应链。目前,京喜已经布局100多个产业带,连接1000个产业带。


疫情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在财报会议上,新型冠状病毒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成为关注的焦点。徐雷称,新冠疫情对整个零售行业带来挑战,尤其是用户的消费需求被抑制。但是京东平台仍显示出积极因素。比如,日用消费品和生鲜品类需求旺盛,另外消费者也看到了医药健康品类在电商平台销售的重要性。


此外,疫情期间,微信生态内的小程序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令京东也看到了机会。“京东零售未来会将自身的技术和商品能力与微信生态中的小程序寻求合作。”徐雷说。


但从整体来看,新冠疫情已经给包括电商平台在内的整个零售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近日,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CFO武卫表示,疫情将对阿里巴巴2020年一季度的业务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增长率可能会严重下滑。中国地区的零售业务,包括淘宝、天猫以及本地生活服务的客户管理费用和佣金收入可能会同比下滑。


在京东的财报会议上,京东管理层对202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速的预期指引是10%以上。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京东集团在2019年Q1净收入的同比增速为20.9%。这也意味着,在现阶段,京东管理层对疫情影响的判断是,202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速或将减半。


“10%的数字主要是基于京东自营销售的情况,很多第三方商家非常依赖于第三方物流,很难实现产品履约。”黄宣德还补充说到。


京东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京东平台上自营GMV已经与第三方商家创造的GMV基本持平,第三方商家的履约情况多数情况下不及京东自营,这意味着京东在2020年一季度在净利润上受到的影响可能要比净收入更大。


黄宣德最后表示,现在疫情发展走向仍不明朗,更具体的影响要等待疫情平稳后才能得出,“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京东在一季度的盈利率不会比上个季度更好,但与其他友商相比,京东的盈利表现会相对更好。”


周一收盘后,京东的交易价格为43.3美元/ADS,较前一交易日大涨12.44%。

AR独角兽的死亡教训:融资3亿美元后,成投资人提线木偶,营销大于产品技术

这样的AR产品,是不是颇有些酷炫与实用兼具的味道?


然而,打造这款产品的AR独角兽企业Daqri,最新的消息令人叹息:就在最近,它最后的一点遗产,被Snap收购了。


是的,这家曾融资3亿美元,满世界收购AR初创公司,被称作Magic Leap“头号敌人”,还与微软HoloLens叫板的明星AR公司,在成立十年之后,总部关闭、员工遣散、资产变卖。


2020年到来,该公司CEO Roy Ashok放言的“预计2020年出货数万副AR眼镜”,没想到却遭遇了现实的骨感。


Snap接手了Daqri的部分资产和20余名员工,包括CTO Daniel Wagner。虽然收购价格没有公布,但从时间上来推断,这笔交易与其年度报告中披露的3400万美元收购案相吻合。


更令人慨叹的是,更多Daqri倒下的幕后故事被一一曝光——它的倒下不是一次理想主义创业的失利,而是一次“演技派”的无以为继。


曾经融资3亿美元,引领AR热潮


成立于2010年的Daqri,总部位于洛杉矶。作为早期的一批AR初创企业,在AR领域亦曾风头无两。


2013年,Daqri筹集了1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180万元)A轮融资,由Tarsadia Investments领投。


到了2017年,其融资总额达到了2.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7亿元),后来Tarsadia Investments进一步加码,融资总额达到了3亿美元。


烧钱烧得轰轰烈烈,产品方面,Daqri也吸足了眼球。


2014年,该公司便推出了一款可以用于AR显示的智能头盔。


这款头盔专为工业环境设计,配备热成像仪等一系列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作为抬头显示器。


Daqri介绍,这款头盔可以为工程师和蓝领工人创建增强现实,包括视觉指令、实时报警和3D映射。


这款产品推出后,Daqri显得势头大好。


2015年2月,收购EEG(脑电图)追踪头带公司Melon。5月,收购另一家早期AR公司ARToolworks。6月,在爱尔兰开设欧洲总部和研发中心。


2016年,其智能头盔在CES 2016上亮相。3月,收购知名头戴式显示器制造商1066 Labs,以及英国全息技术公司Two Trees Photonics。


这一年,Daqri也被CNBC纳入颠覆者(Disruptor)50强公司榜单。


随后的2017年,Daqri又发布了一款新的AR智能眼镜。该公司CEO Roy Ashok在接受采访时放言:预计2020年出货数万副AR眼镜。


然而,伴随着新品问世的,却是频繁裁员的开始。据报道,Daqri在这个阶段每隔几个月就会裁员,洛杉矶的两层办公室很快就清空了一层。


2017年10月,Daqr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ian Mullins辞职。两个月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Gaia Dempsey也公开宣布离开公司。


产品还在宣传,形势却急转直下。终于,到了2019年9月,Darqi倒闭了。该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宣布将进行资产出售,并于9月底关闭其云和智能眼镜硬件平台。


至此,Daqri总部关闭,员工遣散,资产变卖。


死亡教训:投资人介入过多,产品无法落地


所以是什么原因让Daqri沦落至此?


Protocol 的资深记者Janko Roettgers在探访数十位前员工后,描述了这家明星公司的死亡路线,原因被划分为这样几部分。


第一,投资者介入过多。


许多员工认为,Daqri的转折点,应该是Tarsadia Investments成为投资方后。


这是一家老牌VC,中后期为主,有30多年的投资历史,管理超过20亿美元的资金,之前大部分的投资集中在生物和制药领域,对于Daqri一样的前沿硬件科技领域,涉足有限。


但这一次,正是看中Daqri可能带来的交互革命,于是“冒险”加持。


出手也很大方。虽然Tarsadia Investments没有具体披露过总投资金额,但按照消息人士的说法,前后投入了3亿美元。


事情也由此变得糟糕。Tarsadia Investments加持后,或许是风格的原因,已经不再是“股权投资”、“财务投资者”,而基本将Daqri项目完全揽入囊中。


有Daqri老员工透露:没有一个员工拥有公司的任何部分。投资者对公司无所不管,Daqri高管不是公司的主人,而成了投资人的下属。


原本公司的高管们,变成了向投资人汇报的中层总监,并且由于投资人总是出现在公司办公室里,Daqri的领导层也不再开诚布公谈论公司挑战、解决公司问题。


于是这样的创业公司,怎么能发展得好?


而对一家产品公司而言,更致命的问题是产品无法落地。


Daqri创立、融资和打响知名度,基本靠主打产品“智能头盔”。


然而就这个吸睛无数,承载希望的产品,却一直处于原型研发阶段。


并且朝令夕改,内部路线也不坚定。在最初主打该智能头盔时,内部的路线是基于安卓系统开发,但就在2016年上市不久,该需求临时变为Linux,即便在内部,也让很多员工不开心。


更别说产品的定位和目标市场,偏差一步步显现,一切华而不实。


当时该头盔主打工业用途,目标定价1.5万美元,目标市场是建筑公司、重型机械制造商,甚至是美国海军。


但Daqri从技术到市场营销,都没有针对性抓住痛点刚需。他们热衷于演示花里胡哨的炫技功能,但总不能准确抓住客户的要求——简单直接的功能,真正解决刚需问题,比如能不能看清楚背后的东西。


一位前员工回忆:


那些所谓的亮点,反而得到的是消极反馈。


最要命的还在后面,作为一款工业头盔,Daqri始终没能获得对应的资格认证,“这是一款从未完成过大规模部署的产品。”


一位工作了4年的前员工直言,一切从未成真过。


变身“视频”公司,营销导向,为梦想窒息


于是产品越不行,又投资导向,只能越来越要靠演技。


自然而然,Daqri公司的核心业务,从技术产品,变成了市场营销。


公司的大量精力,被用来制作产品视频。效果也很好,从各种精美视频的传播来看,很难相信这家公司内部问题重重。你只会看见“未来正在流行”,比如一艘海军军舰上的落地应用,以及一个“钢铁侠”——只是戴的头盔变成了Daqri“产品”。


“视频一直在拍,纯粹用于表演,还成为了公司DNA的一部分”,前资深员工形容。


有些前员工,也将公司越来越“营销”归结于与好莱坞离得太近,一切近水楼台,比如Daqri的总部办公室,就位于洛杉矶中心摄影棚。


当然,这些宣传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客户、投资者,还为了让员工相信公司的前景。如此洗脑到什么程度?甚至在公司内部节日聚会上,播放了一个特制的Video,内容是公司的未来高管们畅想未来、谈论公司有多成功。


这个套路骗过了不少员工。虽然有些人对Daqri技术上存在怀疑,但多数人还是接受了创始人的画饼。


前员工坦承:我们为愿景和梦想窒息,甚至都不曾意识到公司就快不行了。


Daqri的丧钟,始于2017年3月。当时Daqri被曝裁员80人,关闭两个办事处。


起初,大部分员工和外界,以为只是Daqri战略收缩调整,因为在裁员同时,Daqri也调整了产品策略,宣布将要推出一款5000美元的AR眼镜——相比头盔,自然是降维了。


但即便是这样的价格,也比微软2016年发布的HoloLens还高出2000美元。


于是Daqri的创始人及CEO就此被炒,公司危机,已经再明显不过。


Tarsadia Investments也已知道覆水难收,只能采取一切办法减少投资亏损,于是拆分Daqri业务、独立出售,然后一点点清盘。


最终,到了2019年9月,最后一批员工也被遣散安排了,办公家具不久后被变卖……


曾经风光一时的AR明星公司、未来人机交互的变革者Daqri,就此停止了实际运营。


加重AR创业困境


Daqri倒下了,但AR创业的信任,正在被这些曾经的明星公司连累。


尽管AR一直被看好是下一代交互终端,目前的消息还是负面偏多。


Daqri已经谢幕,他的昔日对手Magic Leap,如今日子也艰难。Magic Leap一度从阿里、谷歌等巨头那里募集了26亿美元,每一个“视频”都能刷爆互联网,但实际进展却一而再delay,甚至到2019年底,为了筹钱还把专利都抵押给了摩根大通。


不过Magic Leap的发言人表示,已发售的产品会进入更多地区,第二代设备和Magicverse也在筹备中。


跟Daqri类似,Magic Leap早期宣传也是过于“能演”。靠几个特效视频技惊四座,赢得大把投资。后来被发现,这几个视频是电影特效公司帮忙合成的。


目前看来,AR还是自带用户门槛。享受AR服务的前提条件,需要购买相应硬件,一般都价格不菲。Daqri的智能头盔单个就卖15000美元,Magic Leap 1的价格从2295美元起,Microsoft的HoloLens2售价是3500美元。


因此不少AR公司希望,先在企业打开市场。像Daqri的头盔一样,Microsoft的HoloLens2头戴耳机也仅面对企业销售。目前的结果看来,Daqri的这条路没有走通。


接手Daqri的Snap,坚持走个人消费品路线,一直在亏损和盈利之间挣扎。


AR眼镜Spectacles从第一代升级到第三代,价格从150美元涨到380美元。第一代产品曾过高估计市场需求,第三代的目标受众定为“小众时尚前卫人群”。


公司的CEC Evan Spiegel也曾对媒体表示,距离AR眼镜被主流消费者接受,还需要10年时间。


目前虽然进展缓慢,却正是各家公司布局、抢占先机的沉淀期。


苹果已经表示,将在2022年推出AR头显,2023年推出AR眼镜。最近苹果还曝光了一项新专利,核心是实现AR眼镜和手机的互动交互。


另外,作为底层芯片供应商,高通也表示随着5G和AI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AR成为下一代核心交互设备的潜力会越来越大。


只是理想美好,现实骨感。一方面是业内对AR的火热看好,但另一方面,一起起行业明星公司的倒下,不断摧毁业外的信任。


人们甚至并非基于创业的成败去论英雄,只是不想再容忍一次次被“演技派”骗取信任和期待。


所以AR可能会是下一个伟大的产品革命,但现在,请拿产品、落地和规模化能力来说话。


你觉得呢?

金准产业研究 生物产业研究报告

前言

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备受关注,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重要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在美国Science期刊评选的“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生物产业的研究成果数已连续多年超半。无疑,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对整体科学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生物产业已经具备加快发展、实现赶超的良好基础,但要成为生物经济强国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生物产业创新能力,深化改革行业规制,不断拓展产业应用新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生物产业基本概述

1.1生物产业的定义及构成

“生物产业”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科学、工程控制等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生物体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的组分、结构、功能与作用机理开展研究来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职务、微生物等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统称。

根据生物技术应用的不同领域和特征,生物产业主要由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六个细分领域组成。

1.2全球生物产业的发展历程

根据生物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演变,全球生物产业的发展历程如下:

 

生物产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最现代的产业。近些年来,生物技术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医药、能源、农业等领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群,可以说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现如今,生物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成为部分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

1.3生物产业的主要特点

生物产业的特征体现在生物产业的价值特点和技术经济特点。

 

 

生物产业是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其各细分行业,如生物医药技术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金准产业研究团队预计到2020年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产业的稳妥推进将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改变全世界人民的衣食住行。

二、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分析

2.1国外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2.1.1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目前正处于生物产业大规模产业化的初期阶段,预计到2020年后,世界生物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10年来,全球生物产业年销量保持在15-33%的水平。金准产业研究团队分析公开数据2015年,全球生物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研发投入达到401亿美金,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166亿美金,同比增长18%;公司总数达到5031家,其中上市生物技术公司为670家,同比增长10%,上市公司投资达到589亿美金。

2.1.2产业结构特色鲜明

根据产值占比和市场份额,生物产业可分为生物制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业。

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是构成全球生物产业总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产业最大的细分领域,有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疫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临床诊断和生物芯片等分支领域组成的产业群。截止2019年上半年,全球有7000多种药品和疗法处于开发阶段,估计在2020年全球医药领域研发投入达1820亿美金。

 

而生物农业作为生物产业的第二大产业。其产品以转基因产品为代表(如玉米、大豆、棉花等),来研发侧重作物抗旱、抗病、耐盐碱等品质改良方向。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近期发布的《2018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超1.9亿公顷,创1996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新高。

除此之外,还有以生物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燃料领域、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己任的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等等。可以说,生物产业体系产业鲜明、布局合理、特色突出。

2.1.3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该产业起源于美国,集中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据公开资料显示,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数量超过4300家,其中76%的公司来自欧美地区,且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额的93%,其中美国和和欧洲地区集聚了全球主要的生物研发中心和生物企业。据公开数据显示,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产品和市场份额占全球70%以上。

生物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生物产业市场关注度的提高,行业发展呈良好发展态势,其面临较好的发展空间,从目前而言,金准产业研究团队分析,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1.4并购重组风起云涌

全球生物技术企业的并购重组十分活跃。以医药生物领域为例,并购是其永恒的话题,通过兼并其他企业,生物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新技术和研发团队、建立更广阔的产销网络,同时具有快速和低风险的特征。

2.2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概述

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生物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我们需充分了解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态势。

2.2.1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产业市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的高新技术支柱性产业。其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长周期、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其聚集化发展的特性。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以及环渤海区域三大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从90年代发展至今,行业规模越来越大,产值从2013年的0.6万亿增长到2017年的1.5万亿元、再到破2万亿元,这得益于我国宏观政策的支持。

2.2.2生物农业

生物农业是指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生产工艺栽培各种农作物的农业生产方式。我国的生物农业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方式,涵盖了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疫苗和制剂等领域在内的生物农业产业。主要做法包括种子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初步建立起作物种质“分子身份证”数据库,对主要农产品物种发展精确鉴定模式,并整合数据资源,建立起以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应用软件系统等等。

近年来,生物农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不断优化升级。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2.2.3生物能源

生物柴油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据公开资料,2016-2018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呈现上升趋势,CAGR为31%,2018年生物柴油产量达103万吨,同比增长41.1%。生物柴油的进口量随着需求的提高而上升,18年进口量达到31万吨。进口量的上升主要受制于原料不足、生产装置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低等客观条件。

中国“十五”计划发展纲要提出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将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其中,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生物柴油得到各方青睐。

2.2.4生物制造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生物制造列为生物产业的重要内容,突出了生物制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性;《“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则进一步明确生物制造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传统产业动能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制造业产值达到5500亿美金,平均增速在8%左右。我国生物制造企业发展是以原材料为主导,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分布特点。氨基酸、有机酸和淀粉糖行业主要分布在山东、东北地区等华北地区;酶制剂行业主要集中于两湖、山东和江苏;酵母行业主要坐落于两广、湖北和安徽等。2019年生物制造行业独角兽—蔚蓝生物成功上市。

2.2.5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

中国生物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创新能力弱、规模小、基础性技术匮乏,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现象等问题。

中国CRO(医药研发外包)产业起步比欧美国家晚了十余年,2000~2004年药明康德、睿智化学、泰格医药等本土CRO公司相继成立,中国CRO行业才逐渐兴起,但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增速的12.5%。2018年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78亿美金,同比增速为21.3%,由于行业准入门槛高,需要与制药公司维系长期合作关系,CMO应用领域分散等特点,我国CMO(医药生产)产业增速不及CRO,平均增速在10%左右。产业分布与原材料产地有重合之处,主要分布在浙江台州和江苏中东部。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政策环境不断优化、集聚化趋势日趋显著、产业并购重组活跃、产业国际化步伐加快。

三、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被赋予“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这一特殊地位。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引导生物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其在我国起步较晚,需挖掘其产业快速发展的潜力和需求和匹配适宜的营商环境等,因此金准产业研究团队分析,很多生物技术性企业的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整体规模有限、力量较小。我国生物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市场占有率仅为5%左右。此外,我国生物产业以中小型公司为主,其在规模、盈利能力、销售能力和产品研发方面不及美国和欧盟地区的生物企业。

二是创新能力欠佳。由于中国生物产业起步晚的先天条件,导致人才匮乏和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

如我国医药市场规模排在全世界第二位,但是创新药的数目只占全球6%。全球生物制药公司总数已超4300家,其中76%集中在欧美,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制药公司销售额高达93%,而亚太地区的销售额仅占全球3%左右。另一方面,国内制药公司基本上是以仿制药为主,其上市药物中的原研药占比非常低。为了实现“自主创造”、“走出去”等战略目标,国内制药公司需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这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吸纳人才来自主研发创新型药物,增加原研药的品种和占比,并将原研药在海外获得专利保护。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国内高校、研发机构的研究成果缺乏市场化、规模化的实际应用转化,存在“脱节现象”,导致转化率较低。据悉,全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5%左右,西部部分地区不及5%。

四是整体统筹规划不足、缺乏协同发展。国内生物产业公司零散分布在全国各地,呈现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小、弱、散“局面。医药企业无同一管理的专业机构进行总体规划和行业管理,缺乏地域间、企业间和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在资源、技术、资本、市场等矛盾不断激化,出现重复建设导致集群产业同质化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的现象。

五是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我国生物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企业主要通过自筹、政府资助和金融机构贷款来融资,其中以自筹为主,其次为政府扶持。国内生物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获得风险投资的数额较少,尤其是初创期的生物企业由于核心价值的不凸显和周期较长的行业属性,很难得到风险资金的支持,而直接上市融资又受到规模等诸多限制。

根据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研发投入,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约10%,低于发达国家17-20%左右的水平。

六是存在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政策因素。国产创新药临床应用和市场推广受到严重限制。《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的发布导致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无法及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因此无法形成规模销售(2017年版发布过后,情况有所好转)。

由于国内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尚不完善,国产高端仿制药临床应用和推广受到国外原研药的负面影响。对原研药单独定价和采购政策的呼声越来越强。以降价为导向的我国医药招标采购制度使得原研药的利润和生产空间压缩,不利于正向循环发展。

此外,新药审批政策不完善导致新药申报人与审评机构沟通低效,责任相互推诿,进而使得审批周期冗长,延长创新药研发周期等负面深远影响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大大限制了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信心。

除上述问题外,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缺乏复合型人才、集群产业链较短,集群效应不明显等特点。

四、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前景

金准产业研究团队认为,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世纪。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物产业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正迈向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我国生物产业的未来前景将十分广阔。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我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中国生物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规划指出,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加快新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精准医学新模式,带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生物医药工程发展水平,构架智能诊疗生态系统,提高高品质设配市场占有率,提高创新能力;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生物种业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开发动植物营养产品;推动生物制造规模化应用,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生物基产品的竞争力和绿色工艺化;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向规划化、创新化方向发展;促进生物环保技术和生物服务业务发展等。

同时,我国也出台相关产业支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如国内药品监管政策《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从提出三类新药列入优先审评审批,国际多中心临床同步申报,再到国家医保目录更新,动态调整机制提出,以及今年四月宣布对在中国与境外同步申请上市的创新药给予最长5年的专利保护期限补偿等等。这些政策都给创新药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鼓励创新药的研发和推动国内创新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产业基础,包括产业政策支持、营商环境、核心技术、复合型人才等等。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如美国、欧洲各国的生物产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需要不断地追赶。这条从科研到产业化的道路,道阻且长,需要不断地进行克服前进。尽管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国内生物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4.1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

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的趋势性变化,立足基因技术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加快新药研发速度,提升药物品质,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需求。

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依托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微流控芯片等先进技术,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在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病及罕见病等领域实现药物原始创新。推动抗体/多肽-小分子偶联、生物大分子纯化、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可规模化技术,完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加快高端药物产业化速度。

以临床价值为核心,在治疗适应症与新靶点验证、临床前与临床试验、产品设计优化与产业化等中全程进行精准监管,提供安全有效的数据信息,实现药物精准研发。对特定患者量身设计最佳诊疗方案,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以提升药物品质为目标,加快推广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不断提高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推动产业从原料药出口向终端产品出口的转变。

4.2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

把握智能、网络、标准化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新型医疗器械,提供现代化诊疗新手段,初步建立基于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的现代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体系。

4.3加速生物工业产业化发展

加速推动以品牌塑造为核心的企业兼并与重组,构建现代农业高效绿色发展新体系,在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生物农业竞争力。

构建生物种业自主创新发展体系。开展基因组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细胞工程、高能离子诱变、航天生物工程等前沿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速新材料的创制和育种元件的组装改良,实现由传统经验育种向科学精准育种的升级转化;研制和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营养、安全、资源高效利用、适应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稳步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产业化;形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种业自主创新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生物种业企业,加快农业动植物新品种产业化和市场化。

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开发基于分子靶标病害精准防控、植物免疫诱导、动物疫苗分子设计新技术,建立基于病虫基因组信息的绿色农药、兽药创制技术体系;开发安全、高效的活载体基因工程多价疫苗,研制用于不同畜禽疫病防控的生物治疗制剂;革新动物用基因工程抗体大规模生产、纯化等抗体制备技术与工艺,创制一批新型动物疫苗、生物兽药、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植物新农药等重大产品,实现规模生产与应用。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海洋生物功能制品。

开发动植物营养新产品。建立功能分子的安全高效分泌表达系统,创制可替代抗生素的新型绿色生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实现产业化;突破微生物和生物功能物质筛选与评价、高密度高含量发酵与智能控制、新材料配套增效等关键技术,创制和推广一批高效固氮解磷、促生增效、新型复合及专用等绿色高效生物肥料新产品;深度挖掘海洋基因资源,开辟综合利用新途径,培育生物农业新产业。

4.4推动生物制造规模化应用

提高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现代生物制造产业产值发展,提升生物基产品在全部化学品产量中的比重,降低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加快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瞄准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围绕生物产业发展技术支撑需求,大力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升生物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和新型业态培育能力,夯实产业新体系构建基础,加快推进创新型工业化建设。

提高生物基产品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以新生物工具创制与应用为核心,构建大宗化工产品、化工聚合材料、大宗发酵产品等生物制造核心技术体系,持续提升生物基产品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推进生物制造工艺绿色化。构建高效的工业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体系,大幅提高工业酶和蛋白质的催化效率、工业应用属性,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在相关领域的全面介入和示范应用,显著降低物耗能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初步建立生态安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物法工艺体系。

4.5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

围绕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和大气污染治理重大需求,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拓展生物能源应用空间,提升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水平。

规模化发展生物质替代燃煤供热。重点推进高寿命低电耗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生物质供热锅炉、分布式生物质热电联产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结合大气环境治理、城镇供暖和工业供热需求,实施生物质替代燃煤集中供热工程,大力促进生物质集中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发展,替代城市燃煤供热。

促进集中式生物质燃气清洁惠农。适应新型城镇化用能方式新变化,重点突破推进大型生物质集中供气原料处理、高效沼气厌氧发酵、沼气净化提纯压缩灌装及输配用关键技术和设备,按照因地制宜、就近生产消纳原则,在适宜区域示范建设集中式规模化生物燃气应用工程,探索建立多元协同、专业共赢的市场化发展模式,鼓励多产品综合利用,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清洁优质能源,改善城乡生活和生态环境。

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重点突破高效低成本的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生产、处理和制备技术瓶颈,建设万吨级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及多产品联产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推进生物质液体燃料与其它替代石油基原料化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及生物质全株梯级综合利用。完善原料供应体系,有序开发利用废弃油脂资源和非食用油料资源发展生物柴油。推进利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丁醇等的示范,加大油藻、纤维素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空燃料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产业化示范与市场应用。

4.6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

适应生物产业对提高研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持续创新的内在需求,大力发展生物服务业,加速推动生物产业进一步专业化细分,更好满足生物产业对于高品质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为生物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构建专业性服务平台。打造标准化基因检测、基因数据解读、液体活检、中药检测等专业化独立第三方服务机构,推动检测和诊断新兴技术在生物产业各领域的应用转化。培育符合国际规范的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专业化服务平台,加速新型治疗技术的应用转化。支持高端的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推动新型共性技术的专业化服务。

提升专业化分工水平。通过支持双创平台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开办虚拟研发企业,挖掘创新潜能,促进技术转移。通过支持开放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将研发和生产委托外包,合理配置和利用研发生产资源。重点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转化医学、合同研发(CRO)、合同生产(CMO)、第三方检测、健康管理等服务,在恶性肿瘤以及重大传染疾病等领域,研究和创制一批国际创新药物。发展生物产品检测评价认证机构,为提升药品、医疗器械、种业、生物能源等生物产品提供检测评价服务,加快产品上市进度,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高估值破灭后,硅谷中小公司迎来裁员潮

新年伊始,在线旅游服务平台Expedia计划裁员3000人的消息震动了整个科技界,该公司董事会主席更是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直指自己的公司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全是生活,没有工作(all life, no work)”是这位高管形容的目前公司员工的状态。


事实上,Expedia的大规模裁员是这一轮科技公司裁员潮的一个缩影,众多曾经的明星初创公司,在这一轮裁员中都成了“重灾区”,与此同时,抗外部风险能力较强的部分中大型科技公司,也未能幸免。


科技行业自金融危机以来,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和人工智能对全行业的变革,经历了十几年的“牛市”行情,但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这样的长期向好走势已经显露出疲态,周期性因素是一大重要原因,此外,过去几年市场中资金充沛推动的高估值,在新环境下面临估值向下调整的压力,Uber、Lyft等上市后一二级市场估值出现倒挂便印证了这一情况,而共享办公空间WeWork倒在上市前最后时刻,则是过去几年创投泡沫中的一个最极端的例子。牺牲利润换取增长和市场的模式,已经难以维系。


与千禧年初的互联网泡沫相比,尽管目前的情况没有如此糟糕,但至少有一些指标,已经显示出相似的特征,在全球疫情泛滥等外部负面因素下,则更加值得警惕。


Expedia裁员超一成员工 高管语出惊人


“亚马逊员工全是工作,没有生活,而在Expedia,(员工)全是生活,没有工作。”Expedia董事会主席Barry Diller在2月份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直言不讳地对投行分析师这么说。


2019年,Expedia的业绩不佳,是导致这家公司的管理层痛定思痛,决心大刀阔斧削减冗余部门、节约开支、精简业务的直接原因。这一轮裁员将涉及3000个岗位,裁员比例高达12%,按照该公司的计划,一系列措施将削减3亿至5亿美元的开支,为未来提高利润率做铺垫。


实际上,以Expedia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从去年以来,便开始了新一轮的裁员行动。2020年新年伊始,科技公司最为集中的硅谷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裁员,不仅众多初创公司未能幸免,甚至许多处于相对成熟期的中大型科技公司,也同样成为这一轮裁员的重灾区。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电商Wayfair、Xilinx、Shutterfly、Zume、VM Ware、Comcast、23andme等均在近期向加州就业发展局提交员工裁减备案,总共涉及到的岗位多达1000多个。


实际上,这一轮裁员,是去年裁员潮的新一轮延续,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一份报告称,2019年科技公司总共宣布裁减了64166个岗位,相比2018年,裁员人数增长了惊人的351%。


具体从涉及裁员的公司来看,这一轮裁员呈现出如下众多特点:一是公司规模各异,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型初创公司,甚至一些大型成熟的科技公司也未能幸免,这其中包括英特尔、ebay以及成立近20年的电商Wayfair等,其次是涉及到的业务领域更加广泛,除了共享经济类初创公司,还包括芯片公司、基因测序公司、在线照片分享、电商、通讯、在线旅游等,第三是裁员人数更多,这从2019年全年裁员数与上一年的对比即可反映出,裁员的岗位还涉及到更多的业务种类,除了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成本占比较高研发技术类人员,还包括市场、销售及日常运营类岗位的人员。


周期性因素与外部环境不佳让行业面临挑战


这一轮的裁员潮固然有其周期性因素,过去的10年,科技行业先后经历了移动互联网化、智能化的爆发期,在这些红利的推动下,行业获得快速发展,同时得益于市场中充裕的流动性,科技板块的估值水涨船高,成为全行业中最受资金追捧的行业。在硅谷,10亿美元估值以上的独角兽初创公司不断涌现便是这一例证。


在这一轮增长期中,科技行业的雇佣人数也在相应不断增加。根据2020硅谷指数报告显示,自2010年起至2019年年中,科技行业增加了13.9万工作岗位,增幅达到45%。


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科技行业也首当其冲成为受影响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进入2018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耗殆尽,整个科技行业面临着更加精细化的业务运作以不断挖掘用户价值,同时,随着VR/AR、人工智能等这些曾经被看作“风口”的概念,遭遇到越来越多的现实障碍,行业开始逐渐回归理性化。而以中美贸易战、软银为代表的大型投资机构投资失误等外部因素,也加重了行业的下行压力。


近期硅谷科技行业的趋势,也让人联想起千禧年初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情景,这是这一次并没有像上一次那样的激烈,一个数据可以印证两次趋势的相似性,


2018年,未实现盈利就上市的科技公司,占到当年上市总数的比例高达84%,上一次如此高的比例正是在1999年至2000年间科技泡沫顶峰时创下的,当时的比例高达86%。


2018年未盈利就上市的科技公司比例已经达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水平

初创公司研究机构PitchBook分析师Paul Condra在当时指出,没实现盈利就上市的公司数量增加,反映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相对盈利来说,更偏好于增长。


Condra进一步指出,在当时的环境下,投资机构更愿意给那些有长期扩张和颠覆潜力的初创公司更高的估值,换句话说,他们更愿意付出资金为这些公司提供补贴和增长的动力,而将获得回报放到未来再考虑。


“他们认为公司未来的盈利将远远高于目前所承担的损失。”Condra说。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曾经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极富潜力和颠覆性的初创公司,却迟迟难以盈利,在2019年上市的备受瞩目的独角兽公司如uber、Lyft、pinterest等,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它们的上市表现可用惨烈来形容,盈利依然遥遥无期。


软银投资的曾想冲击千亿美元市值的Wework,更是在上市前最后一刻折戟,由于其无底洞式的亏损和业务模式,让投资者望而却步。Wework的上市失败,基本上同时宣告了过去几年,初创公司花费大量资金用于扩张业务和规模而不顾盈利的模式,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难以延续。


风投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合伙人Jules Maltz认为,目前一级市场已经与二级市场脱离,导致估值倒挂,Uber、Lyft的上市就是这样的例子。Benchmark合伙人Bill Gurley去年就警告称,中后期的投资者已经完全舍弃了传统的风险分析,盲目地将资金投向一些烧钱速度不可持续的初创公司。


在行业遭遇困境的同时,创业者的信心也在受挫。风投First Round在去年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的初创公司创业者认为,目前存在科技行业泡沫,32%的创业者认为泡沫会破裂。


与初创公司的裁员相比,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裁员则更多地和自身业务有关。芯片巨头英特尔最近宣布准备裁员近千人,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业务部门,这一调整与其自身业务模式的调整有关,另一家FPGA芯片领域的明星公司赛灵思宣布裁员300名,由于华为是其大客户之一,占到业务收入近10%,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将导致今年收入不及预期。在线流媒体平台Netflix也于上月宣布一轮裁员计划,主要集中在其市场营销部门,原因是与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有关。


在一片哀鸿遍野之时,超大型科技巨头,成了行业少数的避风港。谷歌、Facebook、苹果、亚马逊等市值均在进入2020年后跨越万亿美元大关,员工人数也在不断扩张,与其他公司通过裁员削减开支形成鲜明对比,在抵御外部风险方面,超大型科技公司凭借着其业务和市场的垄断地位以及技术、资源储备的深度,让它们能够得以独善其身。


Pitchbook 在2020年风投行业展望中预测,当年VC融资额将低于2019年水平,其持有的被投公司时限将比过去更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是在行业中长期生存发展的关键。

iPad Pro键盘保护套或将内置触控板,这会让它变得更好用吗?

很显然,苹果一直在强化iPad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作用,即便iPad的销量一直在平板产品中独占鳌头。


为了提高iPad的生产力,苹果近几年做出了诸多努力。


硬件上,苹果为iPad推出了Apple Pencil触控笔以及SmartKeyboard智能键盘,同时增加了性能更加强劲的iPad Pro产品线,从而能够让iPad运行更多的生产力App。而在软件上,苹果也为iPad专门打造了全新的iPadOS独立系统,不论是侧拉还是分屏浏览,这些新增的功能都旨在iPad能够靠拢电脑端的高效操作,甚至在新版的Mac系统上,iPad能够作为Mac的副屏使用,从而扩大了iPad的使用场景。


看得出,为了提高iPad的生产力属性,苹果用心良苦。而在今年,针对生产力,iPad或许又将会有新的动作。


根据外媒的爆料,苹果计划在今年推出内置触控板的iPad Pro键盘保护套,新版的键盘保护套与目前iPad的智能键盘采用了类似材料。根据推测,这个触控板的排列位置会与目前MacBook Pro上的布局方式类似。


同时,相关消息表示,目前这款全新的键盘保护套已经进入量产准备阶段,有可能会与今年的新款iPad Pro一同发布。


其实关于iPad上的智能键盘,过去已经传出过不少设计方案。此前,外媒Digitimes曾报道过,苹果将会推出带有背光的智能键盘。也有消息曾表示,iPad的智能键盘会改进为电容式按键,带来类似机械键盘的震动反馈,但是这些传言最后都不了了之。


不过能够肯定的是,如果苹果真的推出内置触控板的iPad Pro键盘保护套,那么在系统层面,iPadOS一定要为这块触控板做出相关的交互优化。


其实在iPad最新的系统上,用户已经能够外接鼠标进行操作,但实际体验不太理想。因为苹果将iPad上使用鼠标与触屏点按,设定为了同样的操作逻辑,就比如触屏时,用户需要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并停顿一下,即可调出后台,那么外接鼠标时,也需要进行相同的操作。虽然操作逻辑是一样的,但用触屏的方式去使用鼠标,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不过苹果也并不鼓励用户外接鼠标来操作iPad,这个功能更多是用户因为受伤或者发生其他特殊情况时,无法进行触屏的备选方案,因此外接鼠标被设定在了iPad的“辅助功能”选项下。


所以本质上触屏与触控板的操作逻辑存在诸多不同,而iPad一直以来都是完全面向触屏操作的产品。因此,如果苹果真的推出内置触控板的iPad Pro键盘套,那么怎样在iPad上打通这两套完全不同的操作逻辑将会变得尤为重要。

有区块链加持的供应链金融,能帮小微企业跨过现金流生死线吗?

一场疫情,让国内许多小微企业都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境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不久前联合发布了一则问卷,对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经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29.58%的企业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降幅将超过50%,58.05%的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85.01%的企业,现金流维持不了3个月。


从娱乐业、餐饮业再到旅行业,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一家新的宣告降薪、裁员甚至是启动清算的企业。


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次生灾害”,打通小微企业融资通道已经刻不容缓。


区块链能帮助小微企业融资?


受疫情影响,部分地方政府已经注意到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2月15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16条措施来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这16条措施中,有6条措施就是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包括进一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减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便捷性和优化融资担保服务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政府本次采取的支持措施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债权债务平台,为参与政府采购和国企采购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确权融资服务。


那么,区块链技术又是如何应用在供应链金融上的呢?


欧科集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炼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过去,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原因,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作为小微企业应收账款付款人的政府和国企,其付款能力和资信却更强。因此,如果能打通小微企业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模式,将巨大提升小微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举个例子,小微企业A获得了知名企业B的订单,后者约定3个月后付款1000万元。由于知名企业B的信用非常好,那A拿着这笔应收帐款,就可以向银行申请提前收款,到期之后,由B向银行支付这笔钱。而对银行来说,还款方从小微企业A变成了知名企业B,银行的接受度也很高。这样就解决了供应链多级企业间信任传递的问题。


然而,这一模式存在一个风险问题,即银行无法保证应收账款债权一定是真实的,毕竟流动资金贷款对于银行来说,风险等级在所有产品里是最高的。


“这时,区块链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债务的确权和转移问题。”李炼炫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因为合同是在区块链上签发的,那下游企业获得的汇票就无疑是不可篡改,具有效力的。”


全球第一笔区块链贷款


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北京市已经在开展类似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试点,而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也都在推广该技术。


以蚂蚁金服为例,去年成都银行就已经和蚂蚁金服合作开始用区块链技术改造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疫情爆发后,已经有部分小微企业享受到了这种“区块链融资”。而成都百脑汇电脑城的配件店老板蔡世蓉就是其中最早吃到螃蟹的那一位。


据蔡世蓉介绍,她的小店以企业客户为主,其中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就是成都中科大旗。这是一家文旅行业的高新企业,主要为全国景区酒店开发智慧系统,年销售额超亿元。


疫情爆发后,蔡世蓉的小店营收腰斩,她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客户中科大旗欠自己的50万元配件费用上。按理说,这样一家公司,回款自然不成问题,但问题在于,蔡世蓉和中科大旗的交易有固定的账期,按照合同,这笔钱最少也要3个月后才能拿到,远水解不了近火。


好在去年夏天,她已经尝试过一次用“应收账款”贷款的甜头。


据蔡世蓉介绍,中科大旗此前参与了成都银行与蚂蚁金服的合作项目。按中科大旗副总经理杨陈的说法,他们已将所有和供应商的合同全程上链,供应商如果等不及回款,随时可以拿着合同向银行贷款。


而去年7月,蔡世蓉也成了第一个践行这种模式的供应商。当时,有前来采访的记者告诉她,她的这笔融资已经被证明是全球第一笔区块链贷款。


“说实话,我之前连区块链是什么都没有听过。”蔡世蓉说,因为常年销售电脑配件,她一直以来都觉得对新技术、新产品还比较熟悉。没想到,这没听过的技术,却解决了困扰自己已久的资金流转难题。


蚂蚁区块链业务拓展专家郑浩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现在这个阶段,企业能不能活下来,唯一的标志就是“有没有商业往来”。而加持了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上环环相扣的贸易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每个人都可以背靠自己的上下游伙伴,证明“我是拿到了商业入场券的”。如此一来,银行也摆脱了一家家去考察的低效模式。


最重要的是,给核心企业授信后,贷款政策和资源在区块链上得到传导和共享,“对链上的企业来说,一个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整个链条其实都被浸润了,后续其实也保障了开工率和对应的就业。这也是我们一定要做这个项目的原因。”郑浩表示。